无障碍 登录 注册

关于自治区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087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日期:2025-04-30 12:04 点击:[次] 【字体: 【打印本文】

新林字〔202567              签发人:张志刚

关于自治区十政协三次会议

087提案的答复

克孜尔开勒迪·阿布迪腊合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产业发展机制 大力推进南疆林果业提质增效的提案》(第087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林果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高度重视提案的办理工作,及时组织相关处室认真研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立足把新疆打造成为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战略定位,坚持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统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把林果产业链建设纳入十大产业集群进行安排部署,高位推动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基本实现由地区分割向区域协同、分散经营到集群发展、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最广、惠及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全疆林果种植面积2073.9万亩、产量1385.1万吨(含兵团),红枣、葡萄、杏、香梨、巴旦木、新梅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南疆林果面积1585万亩、产量951万吨,分别占全疆林果种植面积的76.4%68.7%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产业集群推动林果产业链建设。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打造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集群林果产业链的工作安排,印发《自治区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任务目标科学分解细化至县市、落实到地块,推动产业链条化延伸、科技协同化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企业园区化聚集、集群数字化赋能,打造上下游链条完整的优质林果产业链。

)强化标准化生产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引导南疆林果主产区新建果园进戈壁、进荒地,对于低产低效老旧果园通过嫁接、移栽等措施开展品种更新,优化布局和品种结构2021年以来,发展鲜食枣、新梅、杏李、樱桃等名优特新品种100余万亩。二是着力推进低产低效果园改造。根据低产低效果园成因,分四类对典型果园进行跟踪服务,掌握低产低效果园改造成本,指导各地按照果园改造技术标准开展改造提升工作。2024年在南疆地区开展低产低效果园改造13万亩,核桃、红枣疏密改造42万亩。三是积极推广现代化生产技术。依托自治区5林果树种产业体系专家团队和推进林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专家服务团,加强与重点企业联合研发,推广简约化栽培、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灌溉、绿色有害生物防治、智慧果园等现代化技术的综合应用。目前,累计在南疆建成以苹果、香梨为主的大苗建园、矮砧密植、隔架栽培、水肥一体、机械作业的简约化栽培果园10万亩,综合机械化率由十三五末的49.6%提高到52.6%(全国平均30%左右)。四是狠抓标准化措施落实。指导南疆林果主产区按照自治区印发的12个主栽树种绿色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及质量分级标准,严格落实疏密改造、疏花疏果、科学修剪、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灾害防御及分级分品种采收等标准化技术措施,标准化果园和高标准果园面积达673万亩,商品果率稳定在86%,优质果率由十三五末不足40%提高到62.3%

推进果产业延链补链。一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明确7链主企业、14骨干企业(南疆分别有5家和8家),积极扶持企业开展产加销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初深加工等环节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四五以来,各地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阿克苏地区引进鲜丰水果、厚生生物科技,喀什地区引进百果园、汇源果汁等,和田地区引进摩尔兴果等国内大型林果龙头企业来疆兴业。目前南疆5地州共有550余家林果企业和1700余家合作社,各类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二是推进示范区建设。2024以树种为单位、县市为单元在全区创建林果产业集群示范区8个,其中7个在南疆地区阿克苏市苹果、温宿县核桃伽师县新梅、叶城县核桃策勒县红枣库尔勒市香梨、若羌县红枣)。通过一年的创建,示范区亩均单产较上年平均提高16.4%,重点树种加工企业数量达到224家,较上年增加67家,成为自治区该树种产业链建设的排头兵三是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南疆林果主产区均在援疆省市建立农产品外销网点2万余个,其中阿克苏地区在浙江对口援建县(市)设立农产品展销平台(配送中心)15个,进驻批发市场19个,各种营销店400余个。每年组织南疆林果企业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亚欧博览会、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年均签约额100亿元。

)促进产品精深加工一是企业加工能力得到增强指导南疆企业及合作社推进清洗、烘干、分级、储藏等初加工及浓缩、发酵、提取、粉碎等精深加工机械的装备配套和改造升级,核桃脱青皮机、色选机、烘干池等设备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基本覆盖南疆主产乡镇。南疆五地州林果加工能力达到500余万吨(不含兵团),占南疆地方果品总产量的86%二是加工工艺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充分发挥好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大与国内各类科研单位的配合,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林果精深加工工艺和新加工产品的联合研发阿克苏地区浙疆果业与江南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和研究中心,喀什地区光华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核桃油精深加工等超低温冷冻干燥、超临界萃取、压差熏蒸等一批加工技术得到应用,全区各类林果加工产品由360余种增长到540余种。

)完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一是加关键技术研究。组建红枣、核桃、杏、苹果、香梨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聚焦老果园改造、新品种引进、高效节水、机械化、智慧果园、精深加工等环节累计产出成果300余项,培养林果领域专业研究人员50各类技术骨干200余人,目前南疆五地州各类林业专业技术人员3700余人。组织实施《新疆苹果提质增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等30余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推广林果新技术、专利、良种、标准等成果100余项2024年实施贮藏运输、简约化栽培、林果机械化相关推广示范项目12个,推广简约化栽培相关标准、机具、优良品种、技术等成果20余项二是持续做好技术服务。每年从自治区农科院、林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等科研院校选派林果技术专家100余人,组成林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专家服务团,在果园生产关键时期,开展驻点式技术服务指导,重点为地州林果技术骨干、企业负责人及种植大户等讲解自治区林果相关政策、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和经验做法等。2021年以来,累计在南疆开展技术培训服务3.8万场次、229万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统筹三北工程、荒漠化防治、植树造林和低产低效果园改造等重点工作,推动林果品种适树适地,向优势区聚集。抓好低产低效果园疏密改造、补植补造、品种改良,促进产提质、提高产出效益。充分发挥示范区(园)作用,加快简约化栽培、水肥一体化、机械化应用等新技术的推广,扩大覆盖面。

(二)进一步加企业培育力度。指导南疆加强招商引资,扩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及数量,增强带动能力,推动集群发展。健全完善林果产业链主、骨干、重点企业库和重点项目库,推动政策、资金、人才向骨干企业倾斜。

(三)进一步增强加工转化能力。持续支持企业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建设,不断改造升级储藏、加工、清洗、包装等生产线。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快新型种植、加工技术的落地应用,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精深加工产品。

(四)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抓好核桃、红枣、杏、苹果、香梨5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鼓励支持科研单位聚焦林果优新品种选育(引进)、重大灾害防控、现代栽培技术、老旧果园改造等重点工作,开展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类项目的储备、申报,加强科技成果的集成、推广、转化。持续优化新疆林果标准体系,抓好已立项林果标准的审定及发布,标准化水平

(五)进一步提升新疆林果品牌影响力。筹备办好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积极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专业性展会;支持各地在援疆省市建立果品前置仓及销售点,组织企业赴兄弟省市开拓林果产品市场;充分发挥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区位优势、新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加大对出口水果注册果园和具有出口资质的林果企业扶持力度。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林果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5430


扫描分享至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