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写信
入口
为提升全社会林草生物灾害防控意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5月12日至16日,自治区林检中心聚焦“防范林草生物灾害,护航生态高质量发展”主题,在校园、木材市场、干果市场、关口、林区、政务大厅、社区、公园等场所全面开展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多样化宣传形式,将科学防控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播撒生态保护的“绿色种子”
在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自治区林检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昆虫标本展示、宣传展板和宣传彩页解读等形式趣味讲解松材线虫、光肩星天牛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知识,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同时,组织学生参与林草生物灾害防控知识问答活动,鼓励其践行生态保护行动,学生们踊跃抢答,积极互动,在活动中一点一滴增长了知识。
严守流通环节“安全闸”
联合乌鲁木齐市林检站深入乌鲁木齐市燕新国际木材市场,通过宣传展板展示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危害及防控方法,现场讲解如何辨别携带松材线虫的疫木特征,对即将调出的一批杨木板材进行了现场检疫,并结合典型案例解读《植物检疫条例》,告知违规经营需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醒商户和运输人员规范经营、合法运输,杜绝违法违规调运木材的行为。
筑牢舌尖上的“生态防线”
为降低枣实蝇、苹果蠹蛾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带来的风险,工作人员走进乌鲁木齐市华凌干果市场,向商户科普果品调运检疫程序与注意事项,指导其检查货物包装、果核是否存在虫蛀、虫孔,严防有害生物随果品调运传播,提高商户和消费者的防范意识。
把好关口检疫“安全门”
为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推动内检外检机构协同联动,自治区林检中心携手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在北航站楼国际港澳台出发大厅,开展林草生物安全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播放科普视频等方式,向出入境旅客科普松材线虫病、苹果蠹蛾、枣实蝇等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知识,提醒旅客谨慎选购海外林产品及其制品,避免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随物品入境,增强生物安全意识。
共绘人林共生的“绿色长卷”
联合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板房沟分局深入庙尔沟林区开展宣传活动,聚焦松材线虫病、小蠹虫等威胁我区天然松科植物的重点林业有害生物,向游客及牧民发放了“防范林草生物灾害,护航生态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等方式,普及《生物安全法》《植物检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讲解有害生物的危害症状识别、传播途径等,切实提高林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共同守护新疆天然林生态安全。
架起服务与宣传“连心桥”
在政务大厅林草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讲解检疫申报流程、审批材料要求,对相关政策进行答疑。电子屏循环播放林草生物灾害防控科普视频,办事等候区摆放宣传展板和宣传材料,让群众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学习林草生物灾害防控知识,提升公众依法防控意识,实现服务与宣传双推进。
构建群防群控“防护网”
在红山公园和红十月小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向过往群众普及光肩星天牛、白蜡窄吉丁、扶桑绵粉蚧等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知识,同小区物业绿化服务队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小区日常病虫害防控情况,宣传林草生物灾害风险及科学应对方法,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群防群控格局,凝聚基层生态保护的强大合力。
本次宣传周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宣传品1100余件,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自治区林检中心制作的宣传视频在新疆广播电视台视频号、抖音、快手、丝路视听客户端等平台广泛传播,在富丽华电子大屏和乌鲁木齐市地铁一号线1716个电子屏幕循环展播,同步推送公益短信20万条,直接受教育人群4000余人次,间接涉及人流量达460余万人次。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有效提升了全社会对林草生物灾害防控的认知度与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