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写信
入口
我们是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丛林深处的驼鹿,是世界上体型最庞大的鹿科家族成员,肩高1.5米至2.4米,体长2米至2.6米,体重能达200千克至700千克,个头跟骆驼差不多大小。
国内有科研资料表明,我的祖先在更新世时期体型并不是很大。为了适应第四纪冰期的恶劣环境,祖先们不断向大个子进化,最终进化成今天你们看到的我的模样。
从人类的审美角度来看,你大概会觉得我们长相怪异——头长得像鹿,脸长得像马,鼻子像骆驼,蹄子像牛,个头高大威猛,雄性头部还顶着特大号铲状的鹿角,会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敬畏感。于是,在民间的神话传说中,我们被演绎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牛魔王的坐骑“避水金睛兽”。
对我们而言,长得高大威猛真是好处多多。我们生活在阿尔泰山的混交林里,这里冬季气候寒冷,降雪频繁,山区道路崎岖难走。很多动物在降雪后,都会出现觅食困难的情况,然而我们却不会,因为我们个高、腿长、脚掌厚大,可以在厚度达50厘米的雪地里跋涉。我们的皮毛抗寒效果也非常好,能扛得住零下5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冬天找不到草,我们还可取食高处的树枝,或者啃食树皮。
个头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极少有动物敢欺负我们。在这片丛林中,我们的主要天敌是狼和熊,但是,慑于我们的大块头,它们一般不敢跟我们单挑,只敢偷袭家族中的老弱病残。
当然,个头大有时也会让我们烦恼,那就是食量大、太能吃。我们一天要吃20余千克的植物性食物,从陆地上的嫩叶、树枝、青草,到水中的睡莲、水草和水藻等,都是我们的美食。春、夏、秋三个季节,我们不用为食物发愁。到了冬天,为了吃饱肚子,常常要在崎岖的雪山里跋涉十余个小时。
驼鹿一族虽然看起来笨重,但是运动起来却很灵活,是这片丛林中的优秀运动员。
先说游泳,“避水金睛兽”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我们平时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游泳,一口气能游20余千米,还能潜到5米的深水区,寻找爱吃的水草。遇到狼、熊袭击我们,用泅水的方式躲避天敌,是我们最重要的保命本领。
再说说跳高和长跑。我们喜欢吃树上的嫩叶,经常跳起来取食高处的嫩叶,跳高运动那是没得说。在长跑中,我们的速度、耐力也没几个能比得上,我们每小时能跑55千米,一口气跑几个小时都不带累的。
驼鹿一族还有一个和其他鹿科家族成员不太一样的特点,那就是我们喜欢独居,不太喜欢群居。平时,雄性都是单独活动,雌性带着幼崽生活。只有到了每年9月至10月驼鹿家族婚配的季节,雄性才会和雌性生活在一起。
驼鹿一族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在国内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阿尔泰山一带。2016年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21年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可能有人会质疑,我们驼鹿一族对植被消耗那么大,凭什么还会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你们可知道,我们其实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功臣,尤其是水体生态健康,因为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有一半都是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和水藻如果没有我们的“控制”,很容易大量生长,从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此外,驼鹿幼崽也是狼、熊等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之一,我们也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