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写信
入口
新春伊始,博州林草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找准短板,多点发力,强化措施,成为疆内首个推进直属林区承担草原管理工作的单位,为博州2503.3万亩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疆草原管理树立了新的标杆。
博州天然草原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63%,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4.34%。然而,受干旱气候、水资源分布不均及超载放牧等因素的影响,天然草原植被生长长期受到威胁。为切实抓好草原保护管理,博州依托林长制,优化网格化管理,有效解决了草原保护缺位问题。
博州林草局通过优化管护网格,不断强化资源管护。州内各(市)林草局向行政区域内州直属林场、保护区管理部门提供经营区(规划区)内草原及草原禁牧区、草畜平衡区分布、面积、载畜量、所属乡镇村队、管护措施等信息,将各县市19个农牧业乡镇场的59个牧业村在州直属林区范围内的1007万亩草原划分至4个直属林场、3个保护区共计162个管护网格中,由生态管护员负责管理,按照核定的禁牧区、草畜平衡区和载畜量标准,强化日常巡护,对发现的超载放牧、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草原、非法采挖野生植物、违法用火等违法违规行为问题线索立即逐级上报村、乡级林长,并报属地县(市)林草局按规处置。
在规范草原使用方面,博州制定了《自治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办法》,引导牧民对春秋草场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通过明确转场时间和路线,严格把关核定载畜量,博州实现了草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防止了超载过牧和不合理放牧造成的草原生态退化。
为提升草原质量,博州还积极开展了草原修复工作。“十四五”以来,博州已累计实施退化草原修复96.87万亩,通过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草原的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实施生态引水工程,将草原沟存续水从山上引至草原,有效解决了草原干旱等难题,项目区域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以上,亩均鲜草产量增长了48.6%。
在科学调整草场方面,博州坚持政府主导、牧民自愿、属地管理的原则,将退化和沙化明显的草畜平衡区及时调整为禁牧区。两年来,禁牧区与草畜平衡区累计互换68.8万亩,实现了生态和生产统筹、保护和发展兼顾的目标。同时,通过保障草料储备、推广畜牧机械化、推进规模化养殖、推进品种改良等措施,减少了畜牧业对草场的影响。
为确保草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博州还制定了《博州林长制工作规则(试行)》,通过系统宣传、专题培训、实践训练等方式,着力提升县乡村级基层林长林草资源保护的能力和水平。调动基层林长落实林草长制目标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对社情民情和林草资源的熟悉优势,对违法问题早发现、早制止。
博州林草局的创新管理举措不仅为博州草原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疆的草原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博州林草局将继续深化草原管理改革,探索更多有效的保护利用模式,为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