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登录 注册

南疆林草湿荒综合监测纪实

来源:自治区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 日期:2025-08-13 11:08 点击:[次] 【字体: 【打印本文】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地表65℃的高温下,自治区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的队员们正专注校准监测坐标。从6月至今,队员们克服高温酷暑和艰苦条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顺利完成南疆五地州508个林草湿荒综合监测样地的调查,用实干诠释着“吃苦担当、薪火相传”的精神底色。


图片



踏遍山河,守护绿色家底




南疆地域辽阔,生态系统脆弱,林草湿荒资源监测任务艰巨。调查队员们跋涉于沙漠边缘、高山峡谷,利用地面调查方式,对森林覆盖率和湿地生态状况进行全方位“体检”。


调查队员们时刻牢记着“每一组数据都关乎生态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队员们顶着40℃的高温,徒步穿越沙丘,记录植被恢复情况;在昆仑山腹地,他们攀爬陡坡,核查森林资源现状;在湿地调查区,他们蹚过沼泽,监测湿地变化动态。


忠诚奉献,书写生态担当




调查工作不仅考验专业能力,更考验意志力。队员们常年在野外奔波,与家人聚少离多,却无怨无悔。


“有一次在阿尔金山无人区,车子陷进沙地,我们徒步走了十几公里才找到信号求救。”老调查员梁力回忆道,“但看到调查数据能为生态保护与安全提供依据,再苦也值。”


图片



正是这样的坚守,让南疆生态本底日益清晰,通过外业调查、科学修复,部分区域沙化土地实现逆转,湿地面积稳步增加,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


图片


砺剑昆仑,续写绿色篇章




年轻队员们早已将这份精神内化于心。在昆仑山北坡海拔5000米处,新队员王文斌出现高原反应,队员苏天健立刻用红景天和穴位按摩紧急处置,随后接过他的设备继续作业。三天里,年轻人互相扶持,在暴雨烈日交替的极端环境中,如期完成高山湿地监测任务,用坚韧证明了“后浪”的担当。


图片


从手绘图纸到北斗定位,从骆驼马队到越野车队,技术在变,但林勘人血脉中的精神图腾从未改变。他们以精准数据支撑生态保护,用吃苦担当完成上级部署的监测任务,在南疆大地上写下了新时代林草人的忠诚答卷。



扫描分享至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