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写信
入口
开荒造林,开启生态建设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过去,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阿拉尔、沙雅、阿瓦提等地因生态环境恶劣,人口数一直没有破万。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战天斗地的激情延续到这里。
83岁的杨翠华,1953年进疆,成为当时农一师一团的一名职工,回忆起垦荒种树的经历,她感慨万千。“上世纪50年代,刚到一团垦荒时,四处都是戈壁滩、盐碱地,连草都没有,树更是稀罕物。团部可‘宝贝’那两棵野生红柳树了,还用土坯木板围着把树保护起来。”杨翠华说。
“那个年代种树太难了。”杨翠华望着窗外,陷入回忆,由于土壤碱性太重,当时大部分树都没活下来,只能重新种植。后来,团部有个老职工,在南泥湾垦过荒,他发明了一种“鱼鳞坑”,在沙丘、碱地、田埂上沿坡顶挖半圆形,筑成半圆形的埂,然后再将低碱土填入坑内,坑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浇水后,水可以带出盐碱,这样树的成活率就提高了不少。
一团凭着“鱼鳞坑”,大大提高了树木成活率。因此,当年新开荒的5000亩耕地就有了防风沙屏障。1954年,胜利渠竣工开闸放水,树木有了“生命之源”,逐步形成了林带。“有了水,一团等三个团场开垦了20万亩耕地;有了树,20万亩耕地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被风沙侵蚀。”杨翠华说。
从1951年到1956年,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一团找到了根治土地盐碱造林的科学办法:挖排碱渠,形成纵横排列渠道的排碱渠系,渠埂种沙枣树、杨树、灌木,形成“井”字型林带,林带内圈种水稻、粮食。“井”字型林带互相贯联,最终形成围绕干、支、斗排碱渠的防风林,也被称为“三线造林”方式,这就是后来南疆大力推广的农田林网化模式。而这种被一团首创出的“三线造林”方式,从此成为兵团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和目标之一,推行了近70年。
防风治沙,筑起“绿色长城”
不仅在一团,因盐碱地较多,1964年,十二团采用“换土与挖排碱渠”办法,也种出了万亩林地。十二团职工在团场边缘含盐碱的沙漠地上,替换土壤种上树,然后在树苗稍远处,下挖3-4米的排渠,利用大水漫灌方式来灌溉树苗,使残留盐碱被水带到渠沟排出,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并逐步实现林网化。
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十三团职工在沙漠边缘采用“草格子固沙、人力背水”的办法,经过近10年努力,也种活了百米宽、八公里长的林带。
据该团今年已84岁高龄的退休职工邹喜凡回忆,50年代,十三团附近的沙漠常常掩埋新开垦的农田,用了很多办法治理都不管用。“种树,沙丘很快埋了;挖沟渠,一两年后就被填平了。”
邹喜凡说:“有一天,连队职工在报纸上看到腾格里沙漠用石头压实稻草平铺在沙丘上治沙,就想试一试。然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刮6级以上大风,风吹过后,草都不见了,庆幸的是那些被铁锹深扎在沙里的稻草却没有被吹走。”大伙看到后深受启发,在几座沙丘上做实验,铺稻草时,在草腰部狠扎一铁锹,让稻草两头翘起来。收工时,大家看到方形的、菱形的、三角形的、条形的、圆形的稻草格子扎进沙丘,远远看去犹如一张大网罩在沙漠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探索,一师总结出最为科学的办法:先将稻草按一米五见方的标准扎入沙中,组成一个个不规则的草格子沙障,然后在沙障内种上沙生植物和乔灌木,每月按时背水浇灌,等这些灌木成活后,再种树。“我们就这样种出了一排排防风林。”邹喜凡说,后来各团开始推广农田林网化,解决了大问题。
到2006年,一师种植棉花10.43万公顷、粮食作物2.32万公顷,这些成就得益于农田林网化的推广实施。
初步遏制住风沙的一师人,不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初步挡住了沙漠侵蚀,还把目光投向南疆最大的防护林工程。1986年,阿克苏地委决定在离市区20公里的柯柯牙启动绿化工程。当时驻阿克苏市的一师广大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学校积极参加“柯柯牙绿化工程”,每年承担的任务量占总任务量的四分之一。据统计,历时近30年的绿化工程,一师参加义务劳动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学校师生共计100多万人次,共参加绿化造林大会战37次,开挖植树沟20万米,修干支渠约60公里,挖土方600万立方米,栽树2200公顷。目前,“柯柯牙绿化工程”与“三五九”防风林一起在阿克苏地区筑起了一条集生态林、经济林于一体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
守护绿色,走向和谐共生
在沙漠种树,核心问题就是怎么让植物拥有赖以生存的水。“滴灌肥水一体化技术刚好解决了如何在沙漠用最少的水种活最多树的问题。”一师阿拉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姚珊妹说。
姚珊妹所说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用水泵将水从水源地抽压上来,经管道通往沙漠,每排树木的管道上会有一个个小孔,带有肥料的水会在压力作用下一滴滴浸润到树木根部,这样就解决了沙漠植树的远距离输水问题。
2010年至2018年,充满智慧的一师人又开发出“干法种植”“机械植树”“飞播树种球植树”甚至“卫星监控”“实地监控”“点滴法补充营养液”等科技治沙增绿技术。师市还采取机械补播、飞防、飞播、育苗移栽等方式,对沙漠生态进行综合治理,将绿植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
近年来,一师阿拉尔市开始把恢复绿色原生态作为新时期治理沙漠的关键。阿拉尔市三五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十一团花桥镇灌溉服务部负责人宋明江是恢复沙漠绿色生态的执行者之一。他表示,恢复沙漠生态就是要“锁”住沙漠边缘,不让风沙侵袭城市和农田。
目前,沿十一团花桥镇等多个沙漠边缘团镇一线,除在延绵几百公里的沙丘上种植近3万亩“固沙利器”四翅滨藜外,还进行了沙漠生态补水工作。从2019年开始,师市对沙漠连续生态补水累计1.88亿立方米。生态补水让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环境明显改善,野鸭等飞禽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近两年,生态补水唤醒了大漠里沉睡的千年胡杨。
恢复沙漠生态的做法,在十团昌安镇有着另一种表现形式。职工直接在戈壁沙漠铺设滴灌带,并建起大棚,利用适合西瓜生长的原始沙性土壤和沙漠温差大的特点,种植果蔬大获成功。
每年春季,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频繁,但处在沙漠防风林外围的大棚采用钢架结构,覆膜采用特殊加厚日光膜,在强沙尘天气完全不受影响,能抵抗十级大风。这里种植的西瓜、哈密瓜年产值近亿元,远销全国各地。
生态旅游更是实现沙漠与人和谐共生的另一样板。十一团花桥镇用10年时间打造的“沙漠之门”景区,已成为新疆的热门旅游目的地。2023年前三季度已实现旅游收入近5亿元。
“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要将沙漠治得住、管得好、利用好,还要让沙漠变成‘金山银山’,从而在当地实现从生态防护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十一团花桥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艺师谢小云说。
今天,绿色已成为阿拉尔市的一张名片。与开发初期相比,塔里木垦区年降水量比70年前增加了60%,春秋两季沙尘暴强度和次数大幅降低和减少,空气质量和局部小气候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已得到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