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写信
入口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曹华报道)新疆湿地再添新坐标。1月27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三批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湖湿地与新源县那拉提湿地成功入选。此次名录更新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湿地总数增至19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
柴窝堡湖湿地是重要的候鸟中转站,每年有大量候鸟到此栖息(资料图片)。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供图
此次入选的两处湿地各具特色。位于天山北坡的柴窝堡湖湿地是乌鲁木齐周边重要的候鸟中转站,该区域监测到包括大天鹅、灰鹤、蓑羽鹤等众多珍稀鸟类。而地处伊犁河谷的那拉提湿地则以独特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为大天鹅、彩鹮等珍稀鸟类提供了理想栖息地。
新疆作为我国干旱区湿地资源大区,现有湿地总面积422.16万公顷,位居全国第五。这些分布在"三山两盆"的湿地系统,不仅承载着逾百万候鸟的迁徙通道,更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屏障。
近年来,新疆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探索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建设,已完成3批19处自治区重要湿地认定及名录发布工作,明晰各级湿地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确保湿地资源永续利用、健康发展。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0年)》,新疆将聚焦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分级管理、保护修复、能力建设、可持续利用五大任务,计划到2030年申报国际重要湿地2处以上、国家重要湿地4处以上,新增自治区重要湿地8处以上,推动湿地保护与利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