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写信
入口
7月13日,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从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库尔德宁林区基地出发,沿着简陋的盘山砂石路驱车爬坡,再沿着小路步行一段时间后,一座塔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新疆西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通量塔。
通量塔高75米,需要昂起头才能看到顶部。高塔从山坡大片雪岭云杉中脱颖而出,直冲天际,颇有傲视群山之意。
“这是新疆首个森林通量定位观测塔,也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最高的监测塔。”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科研宣教科工程师依里帆·艾克拜尔江告诉记者。
作为“接棒”西天山生态保护的新一代科研人员,依里帆目前负责通量塔运行管理。尽管道路崎岖,但他经常都要到这里来,爬上几十米高的塔台巡检,确保通量塔正常运行。
通量塔是做什么用的?看出了记者的疑惑,依里帆笑着进行了一番科普。通量塔主要作用是对森林中空气温湿度、风速、红外地表温度、光照强度、大气压、降水量、二氧化碳和水汽浓度等多种要素进行观测,目的是为森林碳汇和“双碳”目标提供基础数据,进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作用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虽然进入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不过两年,依里帆却对通量塔有了很深的感情,言语中透着自豪。
“通量塔每三个月会采集一次数据,然后上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站网,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分析。”依里帆告诉记者,目前通量塔已为西天山森林生态积累了数十亿条有效观测数据。自2016年起,研究站分别加入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TERN)、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及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西天山生态效益监测站。
“西天山云杉林非常典型,和东天山、阿尔泰山的很不一样。”依里帆说,根据通量塔提供的丰富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研究站研究人员开展了云杉林多功能监测和云杉林退化关键技术修复研究等,发表西天山森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研究等论文9篇,取得“新疆天山西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大数据云管理平台”等著作权2项。研究站也因此获得“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站”“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站”等5个国家级监测站授牌。
“我们这里的通量塔,正和分布于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近百个通量塔一道,随时随地‘听诊’生态系统变化,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负责人韩启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