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写信
入口
新林办字〔2025〕73号 签发人:托乎提·热合曼
关于自治区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
第1640号提案的答复函
自治区科协:
《关于尽快对天山野果林新发现2种害虫开展研究和应急防控的提案》(第1640号)收悉。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重视和关心。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委高度重视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及时组织相关处室认真研究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天山野果林属第三纪孑遗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国家重要的果树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具有极高的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自治区林草局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山区野果林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一是2020年,委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启动《新疆西部山区野果林主要有害生物调查和野果林资源普查》工作,联合新疆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开展西部山区野果林主要有害昆虫、主要病害和主要有害杂草调查及野果林果树资源普查等4项课题,2023年11月接受专家审查,并进一步修改完善,2024年12月提交最终成果。该项目基本摸清了杏鬃球蚧、苹果小吉丁虫、黄刺蛾、苹果巢蛾、瘿螨等野果林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分布区域和危害程度等,同时绘制了西天山野果林资源分布图,为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控和野果林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二是2020年,委托中科院生地所和新疆农业大学实施《天山北坡野果林重大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对杏鬃球蚧、苹果小吉丁虫在野果林的生活习性及监测预警、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示范,为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2019年,联合中科院生地所、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林科院在调研野果林主要病虫害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新疆山区野果林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1月提请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指导伊犁州、塔城地区履行防控主体责任,持续抓好措施落实,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控。四是根据2024年自治区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关于亟需开展天山野果林重大新发害虫研究和应急防控的提案》(第1618号),自治区林草局当年组织人员针对虹彩窄吉丁赴巩留县开展现地核查,指导相关县市林草部门进一步加强与科考专家沟通联系,邀请专家结合前期研究指导林草部门开展监测调查,帮助制定预防性防控措施。五是“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836万元,支持伊犁州、塔城地区组织开展杏鬃球蚧、苹果小吉丁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采取人工修枝、地面施药、飞机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累计完成杏鬃球蚧防治49.7万亩、苹果小吉丁虫防治4.6万亩,杏鬃球蚧和苹果小吉丁虫等虫害发生面积和虫口基数均呈下降态势,防控成效较为显著。六是2020年以来,自治区林草局每年安排人员现场服务指导,中科院生地所和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组织专家对杏鬃球蚧越冬代虫口基数和若虫出蛰率持续观测,及时掌握虫情动态,确定最佳防治时间,指导相关县市因害设防,精准开展防治作业。七是指导各地落实国家植物检疫案件及线索常态化报告制度,依法依规开展检疫执法工作,伊犁州2022年以来查办64起违规调运案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防范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针对贵单位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25年,自治区林草局已投入996万元,支持伊犁州、塔城地区开展杏鬃球蚧、苹果小吉丁虫等山区野果林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和综合防治,今后,自治区林草局将结合现有资金渠道,继续支持相关地州开展防控工作。
二是强化服务指导。持续指导伊犁、塔城相关县市按照《新疆山区野果林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强化监测预报和检疫阻截,落实抚育管理措施,采取飞机防治和地面防治相结合的防控手段,持续提升防治成效,保护野果林生态安全。
三是开展技术推广。针对杏鬃球蚧,2023年12月,自治区林草局已委托新疆农业大学实施《新发重大害虫杏鬃球蚧生态控制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完善优化杏鬃球蚧生态控制技术并开展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持续巩固防控成效。
四是推进基础研究。针对虹彩窄吉丁,自治区林草局将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校专家沟通交流,支持申请相关科研项目,在开展专项调查基础上,加强对虹彩窄吉丁生活史、发生规律、识别监测、防控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发生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控方案,为保护野果林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