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登录 注册

“沙漠孤岛”是如何变成生态家园的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日期:2023-12-18 12:12 点击:[次] 【字体: 【打印本文】

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四面环沙,犹如一座沙漠孤岛,曾是新疆乃至全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是,当你登上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观景台,映入眼帘的却是郁郁葱葱的林海。远处,株株红柳、梭梭连接成片;近处,片片草方格沙障紧罩沙丘。

回首20余年治沙历程,且末一年一变样,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十年成绿洲,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书写了“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创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

防沙治沙用沙

流经且末县的车尔臣河西岸是县城,东岸就是流动沙漠。

为阻挡沙漠侵袭,保护绿洲生态,且末县坚持把防沙治沙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生态治沙工程。在县城以东河东治沙基地修建道路98.8公里,架设高压线76.6公里,打井83眼,建起长约23公里、总面积12.9万亩的绿色生态屏障,挡住与县城只有一河之隔的沙漠侵袭。

屏障内建立集沙生林果和药材种植、沙漠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沙产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肉苁蓉、枸杞等经济树种。目前,且末县人工接种肉苁蓉总面积达8.3万亩;新建沙生植物苗圃70亩、植物园260亩、沙生植物驯化基地6.2亩;栽植各类沙生乔灌植物8600万株,试种各种经济作物1300余亩。沙产业已成为且末县调整产业结构、富民增收、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朝阳产业。

织密绿洲林网

且末县林草局的干部职工深知绿洲内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农田建绿、城镇建绿、道路建绿、全民建绿”原则,与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实施造林绿化工程,认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稳步推进农田、道路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造林绿化工程,全面提升造林绿化质量,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截至目前,全县人工林造林面积达35.33万亩,其中经济林10.28万亩(小林果业0.93万亩,红枣9.35万亩)、防沙林18.4万亩、农田防护林6.65万亩。完成国道绿化通道建设120公里,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且末县农业抵御大风灾害的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极大降低了大风沙尘天气造成的农业损失,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可利用草原承包到户率100%

在草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且末县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以可利用草原承包到户为重点,大力推行禁牧、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草原保护与利用权利与义务,确保各类补助奖励资金落实到户。目前,全县可利用天然草场承包到户面积达2540.63万亩,签订草场承包合同书2539份,到户率为100%;每年享受奖补资金8889余万元,涉及牧户2056户1万余人。重点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完成围栏面积60万亩、退耕还草2.14万亩、退化草原补播改良5万亩、饲草料地渠系改造8.2公里、人工种草0.65万亩,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程9万亩,建设养畜工程畜棚2050户,投资5753余万元。

发展红枣生态经济林

且末县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发展红枣产业具有独特的光照、温度和水土等自然条件优势,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且末县坚持将发展红枣生态经济林作为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生态与产业协调、创新绿色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坚定走好有机绿洲发展战略的路子,大力实施枣业富民,全力打造优质有机红枣基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17年,且末县启动实施了重点打造且末有机红枣品牌规划,引导和鼓励枣农种植有机红枣,成立合作社抱团取暖,做精做强且末有机绿洲产业,打造最优有机红枣生产示范县,使林果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目前,且末县红枣种植面积已发展到9.35万亩,红枣种植户占农业种植户的90%以上,近8600户农村低收入群众依靠发展红枣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绿色不断延伸,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在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且末县绿洲区域的小气候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80年代的年均21天左右下降为近年来的13天左右,浮尘天气由年均190余天下降为近年来的160天左右。且末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级沙漠公园试点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等20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级荣誉。

扫描分享至微信

相关文章